主席:
刘力生 胡大一 潘长玉
常委(按姓氏笔画排序):
马长生 王建安 王继光 孙宁玲 陈纪言
余金明 李南方 严晓伟 张维忠 赵冬
黄峻 黄德嘉 葛均波 廖玉华 霍勇
>> 点击查看更多
周晓芳教授:早期干预才是心血管疾病釜底抽薪的办法
时间:2010-01-15 12:43    来源:丁香园    作者:admin     点击:

 
周晓芳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
 

丁香园: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,但目前高血压定义未包含血脂代谢和血糖代谢异常等情况。2009年11月,美国高血压协会(ASH)高血压协作组(HWG)更新了高血压定义及分类。HWG认为,血压升高并不等同于高血压病,高血压病是“一种由多种病因相互作用所致的、复杂的、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”。您认为这对高血压的临床实践有何意义?

 

周晓芳教授:血压升高的人群并不等于高血压病人,血压升高只是一个症状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高血压”新定义给了临床医生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,把从原来只关注血压症状提高到关注高血压发生、发展以及结局的整个过程。所以,我认为这次的“高血压”新定义更加清晰、更加准确,也更有意义,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高血压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,最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。

 

丁香园:对于提到的IGT及微量白蛋白尿(MAU)这样的在心内科筛查率较低的“隐匿”危险因素,从您看来,出现“隐匿”的原因有哪些?怎样才能提升医生和患者对高血压隐匿危险因素的干预意识?

 

周晓芳教授:在我看来,高血压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被大量忽略了。实际上,高血压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的数量不仅仅是在中国,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很多,只是在中国被忽略的情况更严重一些。

 

周晓芳教授:造成这种情况的有几个原因,第一个是我们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也就是近20~30年的事情,高血压患者的大量增长也是在此期间出现的,因此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,我们的医生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和治疗水平都还算“年轻”。对于高血压隐匿危险因素的发现和干预,我们有一个“从不认识到认识,从认识到重视,从重视到行动”的过程,目前还处一个“爬坡”的过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对于高血压隐匿危险因素的认识存在一定不足,是一个客观的现象。

 

周晓芳教授:第二个方面,医生教育还不够,尤其是一线医生。现在中心大城市的医生参加学术活动、获取学术信息的机会比较多,而二、三级城市的医生以及社区、乡村医生,他们实际上才是战斗在高血压治疗一线的医生,但是他们获取学术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。所以,广泛开展针对医生的教育才是高血压防治领域的重中之重。如果医生都没有筛查IGT的意识,提高心内科IGT筛查率从何谈起?

 

周晓芳教授:第三个方面,作为一名一线医护人员,我也希望政府对于心血管治疗领域给予更多财政投入和关注。虽然相比以前,政府投入已经增加很多,但是相对于高血压发病率和疾病未来走势,政府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。


Navigator研究项目 版权所有(C)All Rights Reserved. Novartis AG 网站备案号:浙B2-20070219(含BBS) 服务支持:service@dxyer.com
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泰安路239号盾安发展大厦1202室
邮政编码:310052 Tel:+0571-28182600 Fax:+0571-28182627 88859635 技术支持:丁香园